行走丨畲银博物馆游记
沿着鹤溪,迈过门台,进入大院,迎面便是一尊高大凤凰雕像。名为“凤凰来仪”。《尚书·益稷》云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凰来仪。” 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祖考至,群后相让,鸟兽翔舞,箫韶九成,凤皇来仪,百兽率舞,百官信谐。”自古以来,“麒麟降生,凤凰来仪”,乃极为祥瑞之事,正如苏轼诗云“凤凰来仪,嘉禾合穗”。细观此像,却见不一般之凤凰。平生所见之凤凰,高贵、美丽,是“美”的象征。但此处之凤凰,昂首挺立,引吭长啸,双翅怒振,雀尾劲舞,傲视天下,聛睨一切,战斗精神,守护之意,喷薄而出,跃然而来。这是“力”的凤凰,战斗的凤凰。在畲族,凤凰不仅仅是吉祥的象征,凤凰更是他们的守护神。相传畲族祖先遭受强敌入侵,被迫迁移,先祖盘弧在保护子民的战斗中负伤牺牲,先祖高辛帝三公主带领畲族子民克服重重困难,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来到了现在的景宁一带定居。自此以后,凤凰图腾与畲族人之间更增添了一层深深的亲缘关系,三公主更被视为凤凰的象征,而畲族也就世世代代留下了“崇凤敬女”的特有风俗。
进入展厅,首先是一个图案。主人告诉我,这个符号代表“男性”,来源于畲族银饰。畲族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民族,虽然没有文字,但他们却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化成符号,传递思想,而这些符号大多镌刻在银饰上。按照主人的提示,我仔细地打量这个符合,揣摩其中奥秘和原有。我估计这跟畲族的生产生活特点有关。畲民以农耕、狩猎为生计,“畲”指“火耕地”,既粗放耕种的土地,这是畲民自选的文字,“畲”字拆分开来还有“一人一小田”之意;至于狩猎,所谓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,就更好理解了。狩猎射天,农耕耕地,而这两项工作就靠男性支撑。如此一想,便觉豁然开朗。
而在展厅出口处也有一个图案,这个符合就代表“女性”。观其形,有阴阳合和之意,酷似汉字“女”字。说也奇怪,在手机里用手写输入法,跳出的字居然就是“女”字。
整个展厅虽然不是很大,但很紧凑。共分共5个展区:老银馆、婚庆馆、茶酒具馆、凤凰馆、DIY体验区,以展示畲族银饰为主。银与畲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。古代丽水地区产银,明景泰三年,朝廷在银矿开采处设立县治,取景泰缉宁之意,命名为“景宁”。银更有多种功效。银可鉴毒,拥有一套银餐具,不仅是身份的象征,更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;银可消炎,有很强的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;银可杀菌,据说能杀死650种治病生物菌,对目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细菌和胞外病毒都能产生抑制作用,而一种抗生素平均只能杀死6种;银还可以祛风湿、除湿热,用银针针灸就是中医一绝;银还可净化水质,去除杂质,据说用银制酒杯喝酒,更香醇。整个展厅,有畲族生活用品、畲族装饰用品,就连在小说中经常让人羡慕不已的英雄好汉、大侠义士用来“装酷”的银元宝、碎银子也整整齐齐摆了几列,可见馆藏之丰富,种类之繁多。展品制作工艺讲究,造型丰富多彩,把“铁锤和银片”反复激烈碰撞的历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真可谓“一鏨一锤斫老银,千年不绝泠泠音”。
展厅中还摆放着一“盘”一“蓝”一“雷娃”一“钟娃”。四件饰品依次摆放,向你讲述了畲族的一个神话故事,这就是畲族四大姓氏的来源传说。畲族先祖盘瓠,传说为远古高辛帝所养之狗,其毛五色。当时犬戎吴将军作乱,高辛帝承诺谁要是能够斩下吴将军首级,就封邑赏金,并将女儿三公主许配给他。盘瓠遂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。高辛帝迫不得已,只好将三公主嫁给盘瓠。畲族记载,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生有三男一女,三子均由高辛帝赐姓。长子用最珍贵的宝盘捧上朝,所以赐姓盘,名自能,后封南阳郡“武骑候”;次子是由珍贵的宝蓝捧上朝的,所以赐姓蓝,名光辉,后封汝南郡护国候;三子由巨幅彩绸包裹上朝,正巧空中一声巨雷,因此赐姓雷,名巨佑,后封冯翊郡立国候;四女招婿钟志深,后封颍川郡,国勇候。后来畲族主要以盘、蓝、雷、钟四大姓氏为主。
畲银博物馆不大,但参观完也已是夕阳西下,华灯初上。站在美丽的鹤溪旁,观望那近在咫尺的廊桥,心中只有四个字:不虚此行。
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, 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【企鹅号】、【360图书馆】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。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!
关联阅读
行走丨石榴红了
行走丨北疆“打卡”
行走丨源远流长的旅游文学
行走丨歌心依旧
行走丨女贞
旅途上的故事,请告诉我们;
有喜欢的文字,请分享到朋友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